每每到開學季,幼兒園門口就會上演著大型、聲淚俱下、男人看了沉默、女人看了流淚的場景,那就是寶寶不愿意上學。不少家長認為,孩子初上幼兒園,第一次離開父母,到陌生的環境參加集體生活,沒有出現恐懼、焦慮、不安等情緒,是非常勇敢的表現,值得夸贊。 哭,是孩子釋放情緒的一個渠道,本沒有好壞。不要帶著主觀的情緒去批判孩子。那孩子上幼兒園為什么會哭,難道僅僅是因為對家里人依戀太多,一時間接受不了離開父母嗎?
有的孩子上幼兒園會不安,會焦慮,但是在幼兒園里待一會兒,就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,玩得非常好,也不哭不鬧,這是因為這些孩子,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強。如果孩子進入幼兒園,不想和小朋友玩,也不想理老師,只自己一個人抹眼淚,可能是孩子到了陌生的環境,心理上、生理上都不能做出適應性的改變,不能融入周圍的環境,適應能力差。
幼兒園里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,本來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,玩得好好的,結果有一個孩子非常傷心地哭鬧著喊媽媽,結果就引得一大片孩子跟著一起哭鬧。孩子的情緒非常容易受感染,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惹哭。
有的孩子,在三歲以前,幾乎沒有離開過家里人半步,做任何事情都有家里人幫助。這種情況下,孩子對家人產生較大的依賴和信任,突然之間孩子被送進幼兒園,處于“情感依戀期”的他,因為不想離開家人,產生了“分離焦慮”,所以孩子上幼兒園會哭。
孩子適應幼兒園期間,總是哭鬧也是令人揪心。孩子可能情緒緊張不安,導致情緒低落,吃不下飯等等。在上幼兒園前,給孩子做上入園前的心理建設,讓他對幼兒園有憧憬。在孩子入園前,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長大了可以上幼兒園了,在幼兒園可以交到很多朋友;聽到爸媽不會講的故事;玩非常有趣的游戲等等,讓孩子對幼兒園有向往。孩子就更容易接受幼兒園的生活。或者是帶孩子去提前適應一下環境,幾次下來之后孩子就不會那么抗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