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成長過程中,育嬰師除了關注寶寶的身體成長外,還需要更加關注一下寶寶心理的成長哦!因為寶寶從一出生,就開始產生心理活動啦。
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1-3歲寶寶的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吧。
☆ 寶寶心理發展特點
1、發展的連續性及年齡階段性,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其最一般、最典型的特征,以區別于其他階段。
2、年齡階段的穩定性和可塑性。
3、嬰幼兒心理發展是整個兒童心理發展的早期階段。
☆ 嬰幼兒心理發展的規律
1、感知覺能力的發展
感覺和知覺是心理發展的初級階段,也是心理發展的基礎。3~4個月以前的寶寶由于能力限制,只能通過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皮膚來看、聽、嗅等方法感覺環境的變化。育嬰師可以多帶寶寶到處看看,擴展視野哦。
2、記憶能力的發展
0-7個月的寶寶只能短暫記憶周邊事物。
7-12個月的寶寶能想起不在眼前的事物,并且能夠在記憶的基礎上進行模仿。
1-3歲的寶寶開始有了長時記憶。
3歲前后,寶寶的自我意識飛速發展,記憶力從無意識的記憶開始轉向有意識的記憶。
3、思維能力的發展
1-2歲的寶寶思維主要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,當寶寶出現直覺行動思維后,他們在用手觸摸物體時,會意識到物體的空間關系。育嬰師可以鼓勵寶寶多實踐,拓寬思維能力。
4、想象力的發展
嬰兒期,寶寶幾乎沒有想象力。
1-2歲,寶寶的想象力處于萌芽狀態。
3歲以前,寶寶會有比較簡單的想象力。
3歲以前,育嬰師可以通過講故事來刺激寶寶的想象力,也可以和寶寶一起制作一些簡單的小玩具。
5、人際交往關系的發展變化
寶寶首先認識的是身邊的爸爸媽媽、爺爺奶奶,建立親子關系。隨后經常見到的親人也會漸漸記住。
寶寶見到同齡人,會很興奮,育嬰師可以建議寶媽經常帶寶寶與其他同齡的小寶寶接觸哦,有助于寶寶建立良好的玩伴關系。
6、情緒和情感的發展
寶寶出生時就會伴隨著情緒的表現,笑是寶寶出生后最自發性的表現。
6-10個月的寶寶,會對親人產生依戀,面對陌生人會產生焦慮、怯生的情緒。
1-2歲的寶寶,會根據接受的信息和感受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開心和哭鬧。
一般3歲左右的寶寶,人類擁有的的基本情緒,都會表現出來了。
為了給寶寶一個良好健康的情緒環境,育嬰師要建議還在家孩子家爸爸媽媽們如果有很強大的情緒表現,建議回避寶寶哦,尤其是3歲之前,讓寶寶生活在一個溫暖祥和的環境里,有利于寶寶心理的健康成長哦!
更多母嬰咨詢,可以聯系吳老師13738295131